郑州郑飞医院
您的浏览位置:首页 > 健康资讯 >
孕妇为什么总是小腹疼?郑州郑飞妇产医院

来源:郑飞医院

  孕妇总是小腹疼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情况,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,以下从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为你详细分析:
      生理性因素

  - 在怀孕过程中,子宫会随着胎儿的生长而逐渐增大。增大的子宫会对周围的组织和韧带造成牵拉,尤其是圆韧带被牵拉后,孕妇常常会感觉下腹部一侧或双侧出现牵涉痛、钝痛或隐痛,走较远的路或者变换体位时,疼痛可能会更加明显。一般这种疼痛较为轻微,休息后可缓解。

  - 比如,怀孕 3 - 4 个月时,很多孕妇就开始有这种因子宫增大牵拉引起的小腹不适。

  - 假性宫缩

  - 从孕中期开始,孕妇可能会出现假性宫缩。假性宫缩的特点是宫缩频率不一致,持续时间短,间歇时间长且无规律。宫缩程度时强时弱,不伴有宫颈管短缩、宫口扩张等情况。

  - 孕妇会感觉到下腹部发紧、发硬,有时会伴有轻微疼痛。这种情况在孕妇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、过度疲劳或者胎动频繁后更容易出现。例如,孕妇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后,就可能诱发假性宫缩导致小腹疼。

  - 先兆流产或早产

  - 先兆流产指妊娠 28 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,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,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。早产则是指妊娠满 28 周至不足 37 周间分娩,孕妇会出现规律或不规律的宫缩,伴有小腹疼痛、坠胀感,同时可能有阴道分泌物增多、少量阴道流血等症状。

  - 引发先兆流产或早产的原因有很多,如孕妇内分泌异常、子宫畸形、过度劳累、外伤等。

  - 宫外孕

  -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,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。在怀孕早期,孕妇可能会出现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。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,孕妇会突然感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,常伴有恶心、呕吐,疼痛可由下腹部向全腹扩散,还可能出现阴道流血等症状。

  - 宫外孕如果不及时治疗,可能会导致腹腔内大出血,危及孕妇生命。

  -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

  - 怀孕后,阑尾的位置会随着子宫的增大而向上、向外移位。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时,孕妇会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,疼痛开始时多在上腹部或脐周,之后逐渐转移至右下腹,同时可能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发热等症状。

  - 由于孕期生理变化,阑尾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,诊断相对困难,如果延误治疗,可能会导致阑尾穿孔、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,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。

  - 胎盘早剥

  - 胎盘早剥指妊娠 20 周后或分娩期,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,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。孕妇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、腰酸或腰背痛,疼痛程度与胎盘早剥面积、出血量等有关。

  - 胎盘早剥起病急、发展快,如果处理不及时,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,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、产后出血等,对孕妇和胎儿的生命构成威胁。

  - 泌尿系统疾病

  - 孕期孕妇的泌尿系统负担加重,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,如尿道炎、膀胱炎等。孕妇会出现小腹疼痛,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。

  - 另外,泌尿系统结石也可能导致小腹疼,疼痛通常较为剧烈,呈绞痛样,可向会阴部放射,还可能伴有血尿等症状。

  - 消化系统疾病

  - 孕期由于胃肠功能减弱,孕妇容易出现消化不良、便秘等情况。消化不良时,孕妇会感到小腹饱胀、疼痛,还可能伴有恶心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便秘时,肠道内积聚的粪便会导致肠道蠕动不畅,引起小腹坠胀、疼痛。

  - 此外,肠炎、肠梗阻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孕妇小腹疼,肠炎常伴有腹泻、呕吐等症状,肠梗阻则表现为腹痛、腹胀、呕吐、停止排气排便等。

  孕期小腹疼原因较为复杂。首先要明确孕周,不同孕周出现腹痛的常见原因不同。在孕早期,可能是生理性的子宫增大牵拉周围组织引起的轻微疼痛,也可能是先兆流产、宫外孕等病理性情况;孕中期可能与子宫圆韧带牵拉、胎动等有关;孕晚期可能是假性宫缩、即将分娩等。

 


2025-08-22 09:38:44

相关文章阅读

名医在线

  周景兰  教授、眼耳鼻喉科主任  台籍医学医生...
周景兰
  周景兰  教授、眼耳鼻喉科主任  台籍医学医生......
在线 点击咨询即时回复

有问必答

郑州市二七区南三环与淮南街交叉口西北角
健康热线:15515507388 (郑)医广【2023】第 12-25-856号
Copyright Zhengzhou Zhengfei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
市内乘B3、298、B60、256、57、113到淮南街南三环站 郑飞医院下车
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
郑州郑飞医院【官方网站】

扫描更多优惠,手机随时咨询
郑州郑飞医院,中航工业集团公立医院

监督单位:

  • 国家卫生部

  • 国家食药监局

  • 中国医师协会

  • 中华医学会

  • 河南卫计委

  • 世界卫生组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