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郑飞医院
症状较轻的单纯性尿路感染
如果是初次发作、症状较轻的单纯性下尿路感染,比如膀胱炎,主要表现为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膀胱刺激征,一般不伴有发热、寒战等全身症状。
这类感染通常不严重,通过规范使用抗生素,如呋喃妥因、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,同时配合多喝水、多排尿等方式,多数患者在 3 - 7 天内症状就能得到有效控制,并且预后良好,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长期损害或严重并发症。
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
• 上尿路感染:当感染累及肾盂,引发肾盂肾炎时,病情相对严重。患者除了有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下尿路感染症状外,还常伴有发热(体温可达 38℃甚至更高)、寒战、腰痛、恶心、呕吐等全身症状。如果治疗不及时,可能会导致肾乳头坏死、肾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,影响肾功能。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,一般需要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 10 - 14 天。
• 复杂性尿路感染:对于存在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(如尿路结石、尿路畸形、膀胱输尿管反流等)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或者长期留置导尿管、免疫力低下的女性,发生尿路感染后容易反复发作,治疗难度相对较大,也较为严重。
因为复杂因素的存在,感染可能难以彻底清除,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,逐渐损害肾功能,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。此外,细菌还可能通过血液扩散,引发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,威胁生命。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,去除诱发因素,同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足疗程治疗。
• 特殊病原体感染:由一些特殊病原体引起的尿路感染,如结核分枝杆菌、衣原体、支原体等,病情也相对复杂。以泌尿系统结核为例,病程往往较长,若不及时治疗,会对肾脏等泌尿系统器官造成进行性破坏,严重影响肾功能,而且治疗方案也与普通细菌感染不同,需要使用抗结核药物,如异烟肼、利福平、吡嗪酰胺等,进行至少 6 - 9 个月的规范治疗。
总体而言,大多数女性尿路感染在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,但如果延误治疗或存在复杂因素,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。因此,女性一旦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疑似尿路感染症状,应及时就医诊治。